解放海南岛不提第43军,邓华:不能因为李作鹏,而任意涂抹历史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1980年的时候,为了庆祝咱们国家的宝贝地方海南岛解放三十大庆,《琼岛星火》特别版打算发一系列文章,可偏偏漏了写第43军的回忆故事。这事儿传到邓华耳朵里,他气得直嚷嚷:

不能因为李作鹏一个人,就全盘否定第43军的辉煌历史,这种做法就像是随便篡改历史一样。
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?

1950年时候,为了解放海南岛,第四野战军发起了他们的最后一仗。这次战斗是由第十五兵团的司令员邓华来统一领导的,他手下有两支部队,一支是由韩先楚同时当军长的第40军,另一支则是李作鹏当军长的第43军。

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悄悄过河,到后来变成了大规模的正面登陆战斗,两支部队并肩作战,都使出了浑身解数。不过挺让人感慨的是,当年那些领军的将军们,后来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。

韩先楚将军的第40军军长之路走得挺顺,1957年起他当上了大军区司令员,这一当就是23载春秋。到了1980年,韩先楚将军调到北京工作,成了军委常委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,官位升到了副国级。

到现在,韩先楚可是出了大名了。人们称他为“疾风将军”,战无不胜。大伙儿都说,要是没了韩先楚,海南岛可能还不是咱们的呢。就好像海南岛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似的。也有人讲,韩先楚能当上上将,就是因为他坚决主张并成功解放了海南岛。

邓华是第十五兵团的领头人,他的经历颇为坎坷。虽然他比韩先楚更早坐上了大军区司令的宝座,但可惜的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,邓华遭到了冤枉批评,之后的18年里,他的事业道路走得不太顺畅。

1977年,邓华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,成了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。再次穿上军装的邓华,心里头那股热乎劲儿可大了,一门心思想要把之前耽误的时间都补回来。可惜啊,他的身体状况却不太允许。

1979年,邓华因为肺气肿,到广州去休养身体。刚好那时候,有些单位正准备庆祝海南岛解放三十周年,他们就想请邓华写点东西,回顾一下以前渡海打仗的那些经验。

邓华不顾身体不舒服,马上行动起来,找相关人员聊天了解情况,他还特地跑到海南岛,去缅怀过去的战场。经过好几个月的忙活,邓华终于完成了两篇文章,一篇叫做《一路往南冲,拿下海南岛》,另一篇是《大军勇敢过险关,打破伯陵防线》。

写完文章后,邓华特意把稿子拿去给好多老战友看,想让他们给把把关。邓华觉得,写历史得实话实说,当时啥样就得写啥样。他自己回忆的可能有些出入,因此需要大家帮忙指正和润色一下。

邓华注意到,有些文章胡乱篡改历史,这让他非常恼火。更令他气愤的是,相关部门竟然没有组织关于第43军的稿件,就好像解放海南岛和第43军压根儿不沾边似的。

这也太过分了吧。问题出在43军的军长是李作鹏。李作鹏是林彪手下的得力干将,为了革命牺牲了一只眼,之后就总是戴着墨镜。话说回来,在解放海南岛那会儿,比起韩先楚,李作鹏这个军长可没那么主动积极。

韩先楚已经顺利站上海南岛的时候,李作鹏还在大本营呢,他没紧跟着上岛。倒是副军长龙书金抢先一步,带着第43军和韩先楚一起冲锋,把薛岳的伯陵防线给突破了。

李作鹏后来风光无限,坐上了副总参谋长的位子,还成了海军的第一政委,但没想到最后却被关起来审查,落了个坐牢的下场。不过,咱们可不能因为李作鹏一个人的事儿,就把第43军的赫赫战功给抹杀了。

第43军在解放海南岛时可是主力部队。等海南岛一解放,他们就留在那儿守卫了。那时候,李作鹏正好是第43军的领头人,这事儿是板上钉钉的历史真相。

邓华提出建议后,相关部门才准备了两篇讲述第43军战斗故事的文章。到了1980年,草稿完成后,邓华亲自看了看,满意地点头说,这才是事情真实的样子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